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云南咖啡 >> 文章详情…
云南咖啡
咖啡的起源与演进之二——从小众走向世俗化
文章来源:转自公众号《鹿向山海》   作者:鹿向山海   发布日期:2025-11-19   浏览次数:22 次

咖啡的起源与演进之二——从小众走向世俗化

原创 鹿向山海 鹿向山海 2025年11月5日 16:34 海南

前言:抛开神话故事不谈,咖啡从发现到世俗化,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期间饮用(食用)方法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和迭代。

公元6世纪:东非游牧民族嚼食咖啡果子与咖特草。(中国处于南北朝后期,并在末期由隋朝实现统一)

最早与咖啡结缘的应数东非的盖拉族(Galla,亦称奥罗摩族,Oromo),作为游牧民族,古代盖拉族人常摘下咖啡果捣碎,裹上动物脂肪,揉成小球状,当成远行、征战或抢劫时壮胆用的“大力丸”。学者认为,盖拉族嚼食咖啡果子提神的习惯,源自先人嚼食咖特叶的经验,咖特草的生长环境近似咖啡果,千百年来一直是阿拉伯人(尤其是也门人)的沉迷物,嚼食咖特草在也门远比喝咖啡普遍。

在此几百年间,咖啡还是东非游牧民族“行军丹”的配料,并未以独立形象出现,更谈不上饮用品味了。

公元9至11世纪:波斯名医以咖啡入药。(中国处于唐灭亡后的分裂与统一过渡阶段,先后经历五代十国和北宋两个核心时期)

公元9世纪,咖啡首度出现在医学文献中,当时这种果实不叫咖啡,而称为“邦”(bunn,埃塞俄比亚仍沿用此古音来称呼咖啡果子),波斯名医拉齐所撰医药百科《医学全集》是目前所知最早论及咖啡的文献,书中提及:“一种以‘邦’熬煮的汁液称为‘邦琼’(bunchum),具有燥热性,益胃,可治疗头疼、提神,喝多了令人难入眠。”

10至11世纪的波斯名医艾维席纳所著的《医药宝典》亦提到咖啡的疗效:“邦琼可增强体力,清洁肌肤,具有利尿除臭功能,让全身飘香。”他指出邦琼有疗效,但不普及,知道药性的人不多,用法是从埃及、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传入波斯,仅限阿拉伯贵族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咖啡在此阶段也仅限于小范围的医疗和药物使用,尚未飞入寻常百姓家。

公元12至14世纪:空白的三百年。(中国先后经历了南宋、元朝,及明朝初期)

这300年间,关于咖啡的文献记载基本绝迹,但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小众“药物”,要想世俗化进入普罗大众视野内,需要缓慢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期间甚至还需要那么一点“催化剂”。关于这段空白历史,韩怀宗在《世界咖啡学》中推测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于1405至1433年间7次下西洋,对咖啡世俗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郑和每次出航都带着茶砖同行,除了当作馈赠友邦的礼物,也大方向到访国家统治者展示中国的泡茶待客之道。同时,郑和七下西洋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与下文即将提到的咖啡教父夏狄利与达巴尼有重叠,不难让人联想是否中国茶道促进了咖啡的世俗化发展。

公元1400至1470年:咖啡教父夏狄利与达巴尼倡导“咖许”与咖瓦饮料。(正值中国明朝建立初期至明朝中期)

咖啡教父夏狄利

苏非派麾下夏狄利亚教团(Shadhiliyya)的教长夏狄利被摩卡居民奉为咖啡之父,他引进咖瓦的事迹被传颂至今。从也门、阿拉伯半岛,到北非阿尔及利亚,一直流传着夏狄利以咖啡济世的伟业:14世纪末,医术精湛的夏狄利在摩卡港悬壶济世,妙手救回许多教众的生命,赢得百姓爱戴。摩卡总督眼红,担心夏狄利威望压过他,于是流放夏狄利到偏远山区的石窟自生自灭。命危之际,夏狄利听到天神召唤,要他摘食外面果树上的红果子。他嫌果子里的种子又苦又硬,于是用火焙烤,再以水泡煮服下,果然恢复体力,百病痊愈。事后,夏狄利也将配方开给专程赶来石窟看病的人,治愈了更多病患,声名远扬,摩卡民众感激他,群起迎接他重返摩卡,夏狄利成为摩卡或咖啡的守护神。

时至今日,摩卡居民、也门咖啡农、阿拉伯咖啡馆或从业人员仍视夏狄利为摩卡港守护神或“咖啡祖师爷”。连远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人,也称咖啡为“夏狄利亚”,以纪念该教团与夏狄利对咖啡业的贡献。甚至美国和中东的咖啡专业人士喝咖啡前,都会顽皮地举杯向夏狄利致敬。

咖啡教父达巴尼

早期最权威的阿拉伯咖啡史学家兼伊斯兰法律专家贾吉里在1588年所写的《咖啡演进始末》中,叙述苏非教派的达巴尼率先引进咖瓦,通过他的推动,咖瓦才红遍阿拉伯,暗示达巴尼可能就是咖啡之父。

这里必须插一条科普:咖啡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咖许”和“咖瓦”,“咖许”指:泡煮咖啡果肉成为类似水果茶的饮品,“咖瓦”指:轻焙咖啡豆和咖啡果肉,泡煮成更香浓的饮品,目前各国咖啡的字音皆来自阿拉伯的“咖瓦”(qahwa)。

贾吉里在手稿中说:“达巴尼学问渊博,职掌也门亚丁港的法律编审。有一回,他有要务赴埃塞俄比亚住了一段时日,发现当地人‘使用’一种叫作‘咖瓦’的东西来治病,虽不知是何物却印象深刻。达巴尼回亚丁港后,突感身体不适,想起咖瓦可治病,就泡煮咖瓦喝,果然恢复元气,疲惫全消,于是吩咐属下与教众多多饮用。咖瓦的妙用不胫而走,贩夫走卒、杂工、学者或商贾,开始喝起咖瓦,增强体能与耐力……咖瓦迅速蹿红蔓延。”

伊斯兰教苏非派促进咖啡世俗化

达巴尼和夏狄利的咖啡教父之争,各有拥护者——摩卡港居民支持夏狄利,亚丁港居民拥护达巴尼——咖啡教父之争再闹百年也不会有结局,然而两位咖啡教父都属伊斯兰教苏非派,是除逊尼派、什叶派之外的第三大伊斯兰教派系,得益于苏非派的教义也使咖啡逐渐走向世俗化。

伊斯兰教苏非派是伊斯兰教内部以神秘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流派与实践体系,强调通过直接的精神体验实现与真主的合一,而非仅依赖教法的外在规范,在现代苏非派被视为“大众的伊斯兰”,强调宽容与多元主义。

伊斯兰教敬拜仪式向来排斥音乐,苏非教派是个中异数。苏非行者在导师带领下,通过冥想、音乐、舞蹈与吟咏赞神,达到忘我境界,与真主安拉接触。教众祈祷时常摇动身躯,反复吟唱真主名号与信念,自我催眠,达到恍惚入神境界。苏非教众的祈祷仪式均在晚上举行,如何驱走瞌睡虫向来是个重要课题,因此信徒很早就有服用提神饮料的传统,从最初的咖特草茶,进化到“咖许”和“咖瓦”,是最有可能的轨迹。夜间祈祷前,教长分赠咖啡也成了宗教仪式的一个环节。

关键在于苏非派并非自我封闭的团体,苏非派成员来自各阶层,白天忙完生计,晚上再到清真寺祈祷,咖瓦或咖啡就这样随着从事“士、农、工、商”的教众迅速传开了。

作者提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上一篇:“普洱咖啡”荣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100强
下一篇:关于对咖啡馆商业模式的初步思考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订购须知
常见问题
关于售后
在线支付
支付须知
物流配送
配送须知

Copyright C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云南农事达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0871-68701159  客服QQ:794875039

客服手机/微信:15368172097  投诉电话:13888356548  网址:http://www.flower-roses.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花世界1号品牌馆5045